一、源起与演变
平江花灯戏又称平江灯戏,形成于明末清初,由宋代滑稽和民间说唱、表演、舞蹈等综合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系全省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已列入《湖南省地方戏剧》丛书。曾因历史原因被列为“花鼓淫戏”而禁演,后经历代艺人的努力改革、充实、完善,终成艺苑里一株常开不败的鲜花。
二、主要内容与形式
平江灯戏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有四十八围;清、民时,一围被扩大为三四围或七八围,故又有灯戏七十二围或一百二十围之说。音乐以弋阳腔演变的罗罗腔为基调,句式固定,曲调活泼诙谐、轻松风趣。唱腔以中平音为主,曲调分类为老花灯戏调、花灯调(小调)、山歌、大戏调四类,以表现各行当角色的性格、心理、情绪。
传统灯戏行当为生、旦、丑及点余相“三个半柱头”,后来发展为四个行当,用脸谱、服饰、道具等区分角色,讲究“四功”、“五法”。唱、做、念(叫白口)、打,讲究神、意、形俱备,根据人物特定性格,通过“四功”、“五法”塑造完美的舞台人物形象。
门板、板凳搭台,四角立柱挂灯,台中方桌一张,乐器摆上,乐手坐后,桌前表演。布景简单,一般用长方桌一张,椅子若干,不设景片,不用幕布,道具一般用手扇、千筒、笔架、锄头、花蓝,兵器有刀、剑、棍、斧、钯、鞭、锤、锏。
三、主要特征和价值
平江花灯戏声腔体系、表演形式独树一帜,主要表现在:即兴发挥表演;丑、旦表演行当组合独特;将平江历有的渔鼓、莲花闹、送春牛、赞土地等说唱表演融入,加上道白和表演动作,形成灯戏综合艺术;乐器中采用的民间铜匠打造的云锣和低音大锣形成16度音差,对比强烈,风格独异;道白用平江方言俚语、乡情乡音,其唱腔、声调、声母、韵母都与其他汉语有明显区别,唱腔声调多、调值低,音韵仄起平收,音程跳跃变化大。
平江花灯戏的剧目、道白、声腔、音乐、表演及演出场所和演出习俗都是承载着大量的平江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历来是平江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食粮,对促进平江和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着重要作用。
四、当代呈现及保护、传承、发展
1958年彭德怀元帅、2002年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2005年原中组部副部长李锐等老首长来平,特别点演了平江传统花灯戏《闹礁房》《张三守花》《颠花桥》等剧目,并亲自接见所有演职员;现代花灯戏《菊花诗》曾有中国文化部领导亲临现场观看;《还魂香》《今年七月七》《盘花谣》等剧分别获得省、市多项奖励。2006年,平江花灯戏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现代花灯戏《金凤凰》获省优秀剧目展演金奖、2012年获湖南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奖。2017年又以精准扶贫为题材新创现代花灯戏《同在蓝天下》参加岳阳市小戏小品大赛,获银奖。
平江灯戏艺人,无论是科班出身者,还是业余爱好者,必须拜师,参师学艺,才能“乘行当”。为使平江花灯戏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除组织开展“三进”工作外,还每三年举办一次花灯戏培训班和全县花灯戏调演活动,为灯戏表演艺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平江花灯戏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