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鼓韵长馨”第二届东北大鼓展演暨刘兰芳东北大鼓教学成果展演在哈尔滨举办。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馆长董春蕾表示,希望通过展演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审美水平,为东北大鼓的传承创新提供助力。
“林黛玉为扫落花寻小径,偏遇着多情的公子来到这边。忽听得山背后哽咽咽有人在哭泣,是何人如怨如诉念诗篇。”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辅导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东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邱淑华表演了东北大鼓《黛玉葬花》,婉转的曲调伴着悠扬的弦乐和轻柔的鼓点,让观众沉浸在艺术世界中。有《游湖借伞》《忆真妃》《血泪遗书》等多部东北大鼓代表作的邱淑华,师承东北大鼓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舞台表演与教学经验丰富。她说,要坚决杜绝“一流的技术、二流的曲本、三流的表演”的现象,在保留艺术本真的同时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留得住、传得远、叫得响。
参加展演的东北大鼓《金陵十二钗》由邱淑华改编自京韵大鼓《金陵十二钗》,以黑土地独有的曲艺鼓书形式进行演绎,将鼓曲与评书、传统与创新有机结合,是东北大鼓在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在这部作品6年的创排、打磨过程中,邱淑华培养出梁迪、王爽、陈佳、姜涛等一批东北大鼓演员。
据介绍,此次展演汇聚了刘兰芳的10多名弟子,他们身在东北三省的不同区域、不同单位。展演以刘兰芳、邱淑华、石俊平等30多名演员表演的东北大鼓群唱《红楼妙曲省人心》拉开序幕,以东北大鼓《金陵十二钗》为重头戏,东北三省的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扎实的唱功、亮眼的台型,重新演绎了经典名著《红楼梦》的故事,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办公室副主任徐美薇是此次展演的导演,她说:“展演集中展现了东北大鼓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也为地域间的文化交流联动搭建了崭新平台。导演这样一台曲艺节目,既要运用好现代舞台技术,又要坚守传统艺术的本真。”
展演结束后还举办了东北大鼓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东北大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黑龙江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谭博说,此次展演进一步加强了东北三省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大鼓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和走近这种传统曲艺形式。董春蕾说,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作为东北大鼓的传承保护单位,将通过创建传承品牌、研学品牌、惠民品牌等八大东北大鼓品牌,全力推动东北大鼓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东北大鼓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