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深入挖掘五岳文化、火文化、福寿文化、庙会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旅体验新场景、研发文创新产品,旅游吸引力持续提升。2024年,南岳区接待游客19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8亿元,以文旅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2%以上。
南岳是中国火文化发源地,以火神命名的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我国首辆火星车即命名为“祝融号”。2024年9月,集航天科普教育、沉浸式科普互动、太空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全国首家火星文化IP主题场馆——南岳祝融探火太空体验馆正式开馆,该馆由国际航天概述、长征火箭家族、载人航天发展史、中国空间站、祝融探火、太空农场等板块组成,目前累计接待观众12.05万人次。
南岳的福寿文化、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共存一山南岳衡山、共融一庙南岳大庙。延续千年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岳庙会更是中外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喜乐嘉年华。
2024年9月,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衡阳举办,南岳里庙会民俗美食文化街区(简称“南岳里”)作为大会观摩项目惊艳亮相。街区以南岳庙会为文化内核,打造“一湖一街一岛一民宿,一茶一野一戏一码头”八大沉浸式体验场景。项目将南岳庙会常态化,引入衡山皮影戏、打铁花、岳北山歌、火壶、祁剧等民俗表演,并将竹编、木雕、手工制香等传统工艺制作搬进街区,供游客沉浸式体验。如今的南岳里可谓“时时有节目、天天有庙会、周周有焰火”,再现千年庙会的盛景。
南岳里的火爆带动周边新开酒店饭店、旅游民宿40余家,新增旅拍店100余家。数据显示,南岳里开业后,南岳区过夜游客增加30%,40岁以下游客占比达63%,团队游客增长300%,南岳旅游由过去的“一山一庙”“白天进山看庙、晚上宾馆睡觉”向全域可游、全时可游转变,游客结构也更加多元。
今年4月16日,南岳区又一大型沉浸式文旅项目——“时光之城·1944”将正式开城。项目复刻了1944年衡阳老城的中央银行、布庄、江西会馆、古戏台等特色建筑,展现了老衡阳的城市面貌及生活方式。

南岳里庙会民俗美食文化街区 衡阳市南岳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供图
为打破旅游商品千篇一律的困局,南岳区围绕自身独特的文化元素做文章,研发推出福文化、火文化等主题特色文创产品600余款,孵化“大庙文创”“寿岳有礼”“圣土缘”“南岳八大怪”等多个文创品牌,推动雕刻、竹伞等传统工艺向市场化、产业化转型,累计培育文创企业20余家,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南岳区还十分注重游客的体验感,实施智慧停车系统与智慧停车场项目、中心景区游步道建设,提供观光环保车、交通接驳车等多种运力方式,形成了景区与游客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
2023年4月投入运营的“南岳一码游”智慧文旅平台集合了信息发布、智慧停车、智能客服、景区导览等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整合衡阳1000余家景区和商家资源,创新推出景景联票和“门票+”组合产品100余款,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实现运营降本、服务增效、消费升级。截至目前,“南岳一码游”平台累计用户数超625万人,月活用户超50万人次,累计交易金额达7.1亿元。
在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南岳区大力实施“文旅+”战略,形成了以文旅产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多元产业发展体系,全区文旅及相关行业规上企业151家、营业收入63亿元。
目前,南岳区建立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促进政策、资源、项目、资金、人才等关键要素向文旅产业聚集,制定了多项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并出台系列奖扶政策,以政策为引领,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