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第八届中国国际马戏节在广东珠海横琴长隆卡卡剧场落下帷幕。本届马戏节以“世界马戏,汇聚横琴”为主题,为期10天,汇聚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优秀节目、24场精彩的马戏表演。
自2013年创办以来,中国国际马戏节已成为中外马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被誉为“马戏艺术的殿堂”。本届马戏节进一步融合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展示中国和世界马戏艺术水准与前沿成果。
创新是中国国际马戏节的核心追求。节目《星河流转·流星》《坛三彩·顶缸》《无形·空竹》,在保留东方艺术神韵的同时彰显了中国马戏面向世界的创新活力。其中,《星河流转·流星》传承我国独有杂技“舞流星”,独创“双流星轿子提上三节人”“双流星蹬人连续后空翻”“三人举腰脚磨转”等高难度技巧,展现中国传统杂技艺术。通过节奏化编排与互动设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抖空竹惊艳亮相,在展现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以创新形式为传统技艺注入活力。
《苍穹之韧·集体柔术》 许建梅 摄
多元融合是本届马戏节的又一亮点。如俄罗斯团队的《疾风幻影·长条蹦床》上演了力与速的协奏,跳跃之间尽显激情;西班牙团队呈现的《电光皮条》让人惊叹,演员凭借超强臂力完成高空穿梭,力量与技巧引得全场喝彩。俄罗斯节目《雷霆跃动·集体抖杠》演员别列日涅夫·安东说:“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炫示单一技巧,而在于整套动作连环递进、一气呵成的流畅编排,这正是团队默契与训练的精华所在。”
世界马戏联合会主席、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副主席乌尔斯·皮尔兹表示,马戏生而国际化,跨越国界,连接不同民族。中国是斩获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顶级奖项最多的国家,他亲眼见证了长隆马戏的发展历程,品质逐年精进,赢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赞誉。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边发吉认为,本届马戏节在利用文化艺术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树立了典范。无论是活动规模、内容深度,还是上座率和观众反响,都成功地将中国马戏推向了世界舞台。作为中国国际马戏节承办方,广东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表示,长隆致力于将中国杂技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艺与国际马戏的舞台美学及幽默元素深度融合,凝聚成本届马戏节上一个个惊险刺激、环环相扣的节目。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节目,是中外马戏艺术在横琴交融互鉴的生动注脚。
中国国际马戏节秉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艺术惠民的办节理念。自首届举办以来,马戏节致力于组织优秀参演节目深入市民生活,让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能够近距离欣赏高水平的马戏艺术。
今年的中国国际马戏节在保持办节格局、节目阵容和表演内容创新的同时,不断拓展惠民演出的形式和范围,获得了观众的热烈响应。为了让马戏节的欢乐氛围更广泛地惠及琴澳居民,本届马戏节特别推出文化惠民演出琴澳居民、琴澳学生专场,吸引超5000名琴澳居民踊跃参与。观众谢先生赞叹道:“有几个节目的难度和创意都让我印象深刻,整体艺术水准非常高。”
第八届中国国际马戏节执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国际马戏节已超越单纯的艺术展演,成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本次活动以马戏艺术为桥梁,有效增进了琴澳两地居民的情感认同与文化共鸣,为构建琴澳优质生活圈注入鲜活而持久的文化动能。多位国际评委表示,中国国际马戏节搭建的不仅是节目展演的平台,更是思想碰撞、行业协作的高地,影响着世界马戏艺术的创新走向。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