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布达拉宫,如同穿越千年时空,目之所及,皆是工艺与文化的盛景,仰头所见不只是文物的陈列,更是生命本质的体现。近日热播的文化类纪录片《布达拉宫》,讲述了90岁的唐卡画师噶玛德勒关于民族文化创造、传承、守望的故事。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项目,该片以人文历史传承为脉络,通过深入生活的故事,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
片中,噶玛德勒17岁就能独立完成唐卡作品,至今从业72载,他将技艺免费相授予人,徒弟已超过500人。年迈的噶玛德勒有一个心愿,就是带6岁的曾孙女上一趟布达拉宫。当他跨越千里,从昌都抵达拉萨布达拉宫后,他与曾孙女一起去看了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宝物。
“相差80多岁的一老一小伫立在布达拉宫脚下,我看到他们身上流淌着固执的传承,那是一种执着的追求,一种不悔的坚守。”一位观众对《布达拉宫》中的这一场面深有感触,“噶玛德勒带着曾孙女一起工作,传授她画画的技巧,希望趁自己在世时能多教教她,或许将来曾孙女会成为新的传承人。”
藏学民俗专家莫福山说:“辉煌的布达拉宫集合了当时西藏所有的能工巧匠以及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创造。这些鲜活的故事很接地气。”
除了唐卡画师噶玛德勒,片中还有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第一集中,通过几代经书抄写员的故事,讲述了西藏文字的创造和经文的刻印。一代代抄经人的传承,是家族的坚守,更是历史的传承、文明的延续。“在布达拉宫,经是最重要的可移动文物。抄经、写经的人传承了几代,视力都不好,他们为布达拉宫文物的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位业内人士说。
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载体。纪录片《布达拉宫》鲜活的叙事方式,让建筑变得更加生动而有温度,引起观众共鸣。
片中,响铜佛像第六代匠人夏勒尼玛说:“虽然我这辈子很短暂,但这尊佛像可以存世千百年,所以我不会敷衍了事。”类似这样的表述在片中频出,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纪录片《布达拉宫》总制片人张爽说:“《布达拉宫》从2019年启动至今已有5年多历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剪辑力求精益求精。”
一部好的纪录片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何苏六认为,纪录片通过平静的叙事表现日常生活化的东西,但却能给人以震撼,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
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能讲好故事,更能触动心灵、引发思考。《布达拉宫》后期总导演张钊维分享了文化类纪录片成功的关键要素:拍摄多机位、文案多视角、视听多元素。“我们拍纪录片时通常只有一部摄影机,但拍《布达拉宫》时多数是3个甚至4个机位。多机位让后期剪辑的弹性和调度空间变大。”张钊维说。
“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西藏标志性的文化符号。祖先能把布达拉宫创造出来,我们就应以世界的眼光、人类的情怀、中华民族的责任把这一文化遗产保护得更好,让其流传得更久远。”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布达拉宫》纪录片总顾问白庚胜说。
目前,《布达拉宫》前七集播出完毕,后14集的拍摄制作已基本结束,正在后期制作中。《布达拉宫》纪录片出品方、总监制朱乐贤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挖掘和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