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懿
美国纽约的录音棚里,古筝的清越与爵士鼓的灵动正在交融。影视配乐师、古筝演奏者陈思懿指尖划过琴弦,将五声音阶的古韵与爵士乐的节奏编织成曲。从湖北钟祥的琴房到纽约的创作室,她用一把古筝作钥匙,打开了中西方音乐对话的新空间。
1998年出生的陈思懿,7岁与古筝初遇,那流水般的音色在她心里扎了根。此后,钢琴、声乐陆续走进她的生活,每天两小时的练琴时光成了童年“标配”。“虽然累,但有音乐陪伴很快乐。”忆起往事,陈思懿很开心。
2018年,陈思懿赴纽约长岛大学攻读媒体声音设计专业,跨专业的挑战随之而来——作曲理论、后期制作都要从零学起。她课堂上追着老师请教,课后刷配乐教程,还找到专业的电影配乐师进行辅导,技艺不断精进。
2021年,陈思懿与作曲家、爵士钢琴家刘昱思相识,两人因“跨界融合”的想法一拍即合,创立“思音乐工作室”,致力于为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等提供高质量配乐和后期声音制作服务。
工作室成立不久,便入选美国驻地音乐家孵化项目,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共创了6部音乐电视、40首曲目。“大家一起创作,宛如一场接力赛,每位参与者循着前一位音乐家的灵感与基调,再融入自己的创意,最终让多元声音汇聚成和谐共鸣的乐章。”陈思懿说,这段共同探索与创作的经历,让她感受到集体创作的力量。
2021年,陈思懿开始为游戏项目做配乐,其中包括主题曲《再来一盘》。“我尽力让每个音符都能触达玩家的情感共鸣,让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慰藉人心。”她说。
真正让工作室在业内获得关注的是2022年的原创专辑《新时代曲》。受20世纪上海“时代曲”(爵士乐与中国传统音乐融合风格)的启发,工作室探索“新中式爵士”风格:以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为基础框架,融入爵士乐的唱腔特点与即兴演奏技法。针对古筝传统定弦基于五声音阶带来的调性限制,陈思懿通过定制化调弦方案,使固定音高体系呈现出更丰富的旋律变化。该专辑被纽约市艺术基金会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并获2022年纽约市女性基金,让中国民乐的当代表达受到更广泛的关注。
2024年,思音乐工作室参与了动画电影《花园里的火烈鸟》项目制作。作为音乐监制和制片团队成员,为确保音乐与叙事的深度契合,陈思懿通过技术层面的专业指导,协助作曲家精准捕捉并转化导演的创意构想。她认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的核心价值,也使自己在技术执行与创意协同方面得到显著提升。
未来,陈思懿将持续探索中国民乐、爵士乐与影视配乐在创作逻辑上的内在关联及创新性融合路径,助力民族音乐走向国际舞台。录音棚里,古筝与爵士鼓的对话仍在继续,这既是跨越文化的艺术共鸣,也是民乐在当代国际语境中发声的生动实践。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