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陶阳里遵循“保护第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完整保留了“前街+后街”的陶瓷聚落空间格局和“窑房—坯房—民居”的聚落空间组织模式。并且,为防止文物流失、遗址受损,景德镇对御窑厂遗址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主动性发掘。
在御窑博物馆里,讲解员指着一块宋代瓷片介绍:“这片瓷片的釉色是典型的影青,说明早在宋代这里已是重要的瓷业基地;到了明清,这里成为皇家专供窑场,烧造的瓷器要百中挑一,不合格的就要砸碎深埋。御窑厂遗址的瓷片堆积层,就是最真实的陶瓷史档案。”
陶阳里的每一处修复都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上弄的老房子保留原有木结构;下弄的排水沟沿用明清时期的石砌工艺,同时暗敷现代管网。要让居民住着舒服,让游客看到真实的陶瓷工业生活区。

百工百匠
主客共享陶瓷工业街区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老旧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活力街区”“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丰富商业业态,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
“窑文化”的传承,渗透在街区的肌理之中。“徐家窑开窑节”是陶阳里推出的品牌活动之一——匠人师傅会按照传统仪式祭拜“窑神”,敲响窑工号子,然后开启窑门,取出新烧的瓷器,游客也能在现场见证“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魅力;元宵节期间的“陶阳庙会”,不仅有传统庙会的仪式感,更注入了景德镇独特的民俗文化,开禁迎神、带妆巡游、太平祈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陶阳庙会,仿佛望见了古人“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元宵盛景。
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在此无缝衔接。“保护不是把历史封起来,而是让它活起来。在陶阳里,每一片瓦都有它的历史,每一块砖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处景都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景德镇市陶阳里景区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并非传统景观型景区,它以人文历史为核心,融合御窑遗址保护、传统手工艺传承,且完整保留了“前街+后街”的陶瓷聚落空间格局。
将拉成的坯体在半干时置于轱辘车上,以刀修整,使器物表面光洁、均匀。在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徐家窑,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宗鸿新片刻间便将一个粗糙的瓷坯旋削得光滑平整。
宗鸿新的父亲宗火仔是当时建国瓷厂的利坯师傅,宗鸿新十多岁就随父亲进厂学利坯。从曾经建国瓷厂里埋头做陶瓷的利坯师傅到在景区里展示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宗鸿新从事陶瓷行业已40余年。越来越多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是他这些年切切实实感受到的变化。
徐家窑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在开窑仪式中,匠人师傅燃烛焚香、顶礼膜拜,引领队伍和游客穿过祠堂来到徐家窑。随着大红礼布装饰的撞门棍从屋上方徐徐落下,人们合力撞破窑门,新烧制的瓷器从窑洞内被取出。
“非遗+文旅”是活态也是业态,在丰富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附加值。为了让传统手工艺不断代,陶阳里联合当地文旅部门,面向街区居民和非遗传承人推出“百工百匠”计划。在彭家下弄,“百工百匠”民艺社区初见雏形。
“这里没有高墙,全球各行各业的手工艺匠人都可申请驻场,拥有一间集创作、教学、体验、交流等于一体的开放式工坊。目前已招募38名手艺人。”相关负责人说,此举既解决了匠人“销售难”的问题,也让游客能深度体验传统生活。这种“主客共享”的场景,是陶阳里“百工百匠”项目的缩影。

窑火不熄
书写文化与城市共生故事
不把居民迁出街区,还要让手艺人成为文化传承者。陶阳里在发展中始终坚持“民生优先”。
这种“共生”关系,让陶阳里有了不同于其他景区的烟火气。在中山北路步行街,游客可以在非遗文创店买一件釉下彩陶瓷艺术品,也可以在老瓷厂改造的咖啡馆里喝一杯“瓷泥拿铁”;傍晚时分,居民和游客一起在御窑“中轴线”散步,听老匠人讲督陶官唐英的故事,笑声在里弄回荡。
街区的长红,靠的不是一时的热点,而是文化的生命力。陶阳里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探索城市发展的新路径:它没有把历史建筑改成高端酒店,而是保留民居形态;没有把传统手艺改成表演秀,而是让匠人靠手艺生活;没有用商业业态淹没文化元素,而是让瓷文化成为街区的灵魂。
如今的陶阳里,御窑遗址是与居民生活、游客体验相融合的文化见证,传统手艺是能带来收入、吸引年轻人的朝阳产业,城市文脉在“绣花功夫”中得以保留。
据统计,2023年,陶阳里带动周边就业超2万人,其中非遗传承人、陶瓷匠人占比达30%;街区内陶瓷相关产业收入同比增长35%,文化赋能经济的效应持续凸显。
“我这辈子都在和瓷打交道,以前担心手艺没人传,现在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来学,心里踏实了。”宗鸿新看着从世界各地为瓷而来的游客,眼里满是欣慰,“徐家窑的窑火会一直烧下去。”
从御窑遗址的“保护性唤醒”到主客共享新场景,再到科技赋能文化新生,陶阳里证明,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底气。这座千年瓷都的核心街区,正以窑火不熄的韧性,书写着文化与城市共生的故事。
(图片为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由受访者提供)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
版权所有 平江县数字文化馆 Copyright 2020